影評|【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世界から貓が消えたなら|世間萬物在每個時刻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Novel Series|漫畫|小說改編系列

ポスタ.jpg

 

「如果我從這世界上消失了,還會有人記得我嗎?」

 

改編自知名製作人川村元氣所著作的同名小說,在故事中用另類觀點探討死亡與在世,十分有意思。

起初看見這片名時並沒有特別去注意,直到身邊有人去看了之後才回過頭來認識這部電影,幸好沒有快速下片。(呼)

 

<電影討論>

故事的男主角是一名郵差,正處於30而立之年,日子平淡無奇。

騎在路上就直接來個視線模糊的摔車之禮,就醫後被告知腦癌末期即將不久於世。

 

男主角在發現自己罹患腦瘤並且不久於人世時,本來平淡的人生突然劈下一道雷,似乎把最後自己人生的希望給殲滅了一般。

片中男主角在腦中蕩起崩潰的情境,一路狂奔尖叫,回過神來才發現「原來當人生面對極度絕望的時候,是不會有太大的情緒反應的。

 

你說該怎麼反應?你又會怎麼反應?我也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會那般的「冷靜」。

 

10.jpg

 

電影安排一位惡魔在他將死的時候出現在家中與他對話,並且告訴他如果讓世界上一樣東西消失,那他就能多活一天。

破題式的就丟出這個議題貫穿整部電影,讓我們去思考這件事情以及這件事情所產生的各項連結。

 

這個交易看似簡單,實則學問深奧。

本以為可以自己選擇不喜歡的事物消失,但故事很極端的直接由惡魔選擇。

 

電影帶到了幾樣的生活中事物的消失對於他與對於世界會有怎麼樣的影響。

分別從電話、電影、時鐘,最後則是貓,這幾樣東西的消失,對於他以及世界又會有怎麼樣的變化?

 

8.jpg

 

<電話>

一開始就是電話的消失,從手機到家用電話,世界不再有電話這樣即時傳遞聲音的機器。

惡魔給了他最後一次機會打電話,他選擇了打給前女友。

 

「如果沒有了電話,我們就不會相遇了。」

男主角與前女友的相遇契機是從打錯電話開始的(周杰倫浪漫手機嗎?),聽到電話中熟悉的電影對話,開啟了兩人的對談。

兩人從此相識、相戀,兩人的見面總是話不多,而是安靜的約會,依偎著彼此,感受著彼此。

不過兩人在回家後通電話時卻總能說上好幾個小時,甚至可以講到睡著。

 

3.jpg

 

彷彿兩人在電話中才是真正的交往,現實中反而是虛擬的相處般。

不可否認的,兩人的電話勾勒出彼此的世界,電話的存在不可或缺,失去了電話,就失去了這段愛情。

 

更失去了這段美好的記憶。

 

4.jpg

 

<電影>

接著是電影的消失。(怎麼可以消失!)

男主角有位好朋友達也,兩人的相遇是在課堂下課後,達也正在閱讀電影雜誌,男主角因此跟他搭上了話。

從電影中我們看見他去DVD店還片,接著拿新片,我們見到他與達也在長大後依然是朋友,但似乎看起來並沒有到很熟。

 

然而,兩人事實上對彼此的情感羈絆非常的深,兩人的感情實則是摯友般的深刻。

達也總是為他挑選電影,男主角照單全收,並且與他討論。

 

「有好的故事,有傾訴的對象,人生光是如此就值得了。」- 海上鋼琴師

 

彷如兩人的註解一般,他們作為彼此的故事,也身為彼此的對象。

兩人的深刻情感光是透過一來一往的電影對白就知道,不需要再增加任何的字詞。

 

11.jpg

 

如果死前只能再看一部電影,你會選擇看哪部?

這是怎麼樣也選不出來的電影,達也在知道好友將死之後,慌了一切手腳。

「為他挑片一直是我的任務,那傢伙就要死了,我卻挑不出最後一部電影給他。」 – 達也

這段好催淚,情感好深好深。

 

如果這世界電影消失了,達也與他的友情也不復存在。

回過頭來說,與前女友或許也不會開啟到話題,畢竟他們除了打錯電話之外,是因為【大都會】而開始了話題。

但這段強調的是他與達也之間的友情。

 

「不吵架,不打鬥,但有忘不掉的台詞,這是適合你的片。」- 達也

達也為【舞台春秋】所下註解,好似男主角平凡無奇的人生,但最後即將在30歲死亡,如果卓別林在戲裡最後迎接的死亡結局。

倒也不失為一個很好的提點。

 

5.jpg

 

<時鐘>

男主角與前女友曾經去阿根廷旅行,走訪過布尼諾斯艾利斯與伊瓜蘇瀑布。

在那邊他們認識了萍水相逢,同為日本人的好友,帶他們遊玩城市。

 

他在逃避時間,藉由旅行來逃避時間。

逃到最後卻在下一站的開始前倒在死神的鐮刀之下。

 

「只有人類會這樣,把時間分割成一秒一秒的。」

時鐘的消失代表時間,如果時間的測量單位消失了,一切又會如何?

專修鐘錶的爸爸又會如何?

 

這也改變他們對於生活與生命的認知的看法。

 

12.jpg

 

<貓>

電影來到了電影的重頭戲。

如果這世界貓消失了,會變得如此呢?

 

對他來說,貓存在的重要性不僅只是對他的陪伴重要,更是一種家人的象徵。

他與父母之間的情感從有貓開始變得更加的緊密,他與父母的陪伴對貓好像又是反過來的,是貓陪伴著他們。

 

經歷過萵苣與高麗菜,無論是身體不好的母親還是不擅表達的父親,都因為貓的關係而有了不同的表現。

貓的代表可以說是貫穿了整個家庭的情感命脈,在母親死後更象徵母親的存在。

 

透過遊走兩方世界的貓來討論生存與死亡,也再適合不過。

 

9.jpg

 

「天真的我以為這樣的早晨會一直持續下去。」

 

故事一直到最後,我們會知道一切的事物都可以消逝,也可能終將消逝,但情感不會因此而褪去。

人的生命也不會因為死亡而如同為存在過,任何一項微小的事物都是代表著我們活過的證明。

 

故事從重要的東西開始消失,如果今天從相對看起來沒那麼重要的物品開始呢?

例如男主角一開始的香菜?

我討厭吃的香菇?貨幣?電視?

就算是從相對不重要的東西開始消失,世界也會跟著改變,終有一天還是會輪到那些在生命中重要事物消失的時候。

 

每一項微小的事物都可能在你身邊代表著沒那麼重要,但卻對於別人是非常的重要。

就像我沒有養貓,貓消失了或許對我的人生沒有太大的改變;相對起來對於愛貓/養貓人士就非常重要,或是透過貓而相識相戀的情人等等的。

 

生命中的每一項事物都有它存在與發生的意義,即便我們當下並沒有意會。

 

1.jpg

 

如果沒有這個,就沒有那個,更沒有了後來。

概念與【班傑明的奇幻旅程】與【蝴蝶效應】所闡述的效應在後段有些相似。

 

惡魔其實就是男主角的投影,經由摧毀的重生並不能夠保有原來的美好。

如果這世界我重視的人事物都消失了,那我還繼續活著幹嘛?

 

我不想死是因為對某些人事物有所依戀,當人在世上了無牽掛時,死亡又有何可怕的呢?

 

7.jpg

 

看電影時並未有具有很多張力的情緒在裡頭。

除了達也找電影之外,最催淚的就是片尾的父親對於兒子來到世上所說的那句感謝。

 

「謝謝你,來到了這世上。」

短短的幾個字,透過父親的聲音說出來,滿滿的感謝與愛就在空氣中宣染開來,給收尾一個強而有力的結束。

 

因為你的存在,我的世界開始不同。

因為你的來到,我的世界多了新的色彩。

因為你的出現,我的世界從此煥然一新。

 

13.jpg

 

一直以來其實我除了熱愛走訪日本與感受日本之外,不外乎的也是對日本電影的喜愛。

 

在特攝片除了經典王者哥吉拉之外都常讓我覺得是災難,個人偏好這類型的小品電影,或者是說其實不要用到太多特效場面的電影。

日本電影給我的感覺就是有種很舒服的清新感覺,或許是小說也有關係,帶給我的感覺除了溫柔的筆觸外,就是氣氛的營造。

 

這次依然承襲這樣的氛圍,同時在片中又充滿了大量的哲學議題,卻未使用嚴肅的科學或是哲學驗證方式來討論。

反而用了平鋪直述的方式來呈現,透過親情、友情與愛情三者的交織,將人事物串連起來。

端出存在主義讓我們來省思,甚至在看完後回想起來時會有更多更多的感受會一一地湧現。

 

實在非常的好,彷如在平靜的海洋之中隨處潛下觀看,都可以窺見充滿爆炸性的衝擊在海底湧現。

 

14.jpg

 

如果我死了,會有人記得我,會有人為我流淚,某些人事物消失了,也會有替代的東西出現,世界依然會運轉。

走到現在的我們是經由過去不同的人事物所交織而成的故事與回憶而成就現在的我們,每一個片段與記憶都是不可抹滅的存在,更是無可替代。

 

這讓我想【永恆法醫】裡的一句話:

「永恆是由無數個現在所組成。」

記憶成就了現在的我們,過去定義了現在的我們。

 

當我們一一細看,每一個時刻都可以是永恆。
層層堆疊出那些曾經存在的證明,綻放出那些生命淬煉出的美麗。

 

****

圖片來源與資料參考:

Google, Yahoo, 電影原著.

*****

※本文授權 EZ.JPG 同步刊載※

 

You Might Also Like